罗伯特嘴里这么嘀咕着,之所以会如此感慨,是因为——他确实不需要花1分钱,只需要太阳就可以得到热水。
洗完澡后,他看一眼镜柜旁边挂着朗威电动剃须刀,充电器的插头还插在墙上,和很多人一样,早在二十年前,他就用上了这种产自SEA的电动剃须刀,他的第一个朗威,还是妻子送给他的礼物。
现在甚至就连朗威的电视广告中,都会用“朗威,男人的第一个成人礼”来形容自己。他的儿子同样也是用它刮掉了青春期刚冒头的胡茬。
置物架上的洗发水是美国牌子,可按压泵的塑料件上却印着“MadeinSEA”,连沐浴球的吊牌都写着“长安设计”。
至于是不是真正产自SEA,恐怕只有上帝才知道,在SEA有不少企业都是委托自由贸易区成员代工,然后贴牌向美国、向西欧出口,尤其是一些低端产品。
在经济学界,将这种转口贸易,视为一种不公平的贸易行为,现在华盛顿有不少政客在指责这一现象。
洗漱之后,罗伯特到房间里换上了衬衫,衣柜打开时,一件件白衬衫挂在那——全都是“一美元衬衫”,它们产自大马、暹罗、掸邦、九州、大员以及韩国、日本,靠着纺织品配额进入美国市场。
换好衬衫后,罗伯特走进客厅时,十六岁的儿子正趴在TCL电视机前,屏幕上的卡通片色彩鲜亮得有些刺眼。电视上方的长虹录像机闪着红色指示灯,里面还卡着昨晚没看完的《终结者2》录像带——租片店的老板说,现在九成家庭用的都是SEA录像机,美国产的早就没有人要了,因为美国货不仅外形差,而且质量还差。
沙发扶手上搭着女儿的欧歌电子琴罩,琴键的塑料味还没散尽,是上周在百货公司买的,货架上并排摆着欧歌、天籁等SEA品牌的电子琴,根本看不见美国品牌的影子。
当然,美国的公司压根就不会造电子琴——SEA的企业用专利垄断着电子琴市场,那怕就是在欧洲,电子琴也占有了大量的市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