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员说着一口流利的国语,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韩语日益势微,韩国人更倾向于学国语、写汉字,原因无他——为了到南洋去。
下南洋,不知道改变了多少韩国人的生活。
数以百万计的韩国女人嫁到了南洋,而数以百万计的韩国男人在南洋的种植园、商船、渔船上工作,每年挣回了数以十亿计的侨汇。
在朴正雄就任总统之后,国语被正式列为学校教程——取代了彦文,而这也意味着国语获得了“国语地位”,虽然这激起了不少人的反对,但是却获得普罗大众的欢迎,因为,学会了国语,就等于敲开了南洋的大门。
对于在贫穷中挣扎着的韩国人来说,他们自然愿意学国语写汉字。
与旧时代仅仅只有读书的人才会写汉字,说国语不同,伴随着收音机、电视机的普及,南洋的影视节目、音乐等也随之传播到韩国各地,从汉城到乡村,国语日益普及的,哪怕就是乡下人也会说国语。
在汉城,像这样的高档服装店里的服务员,说着一口流利的国语,倒也不例外。
“很特别的气质?”
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乔虎有些迷茫,但是最后,他只能放弃查找这个“特别”的念头。
“小姐,这个裙子多少钱?”
“15600韩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