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主义精神的召唤下,我们来到埃塞俄比亚帮助这里的同志抵抗帝国主义威胁!”
彼得罗夫如此说道,事实,这也是苏军官兵们被告知的,他们是来这抵抗帝国主义入侵的。
在短短的三个星期之中,苏联在埃塞俄比亚的军队安排大体搞定了:他们空运来了六百辆坦克、三百辆履带式步兵战车和装甲车、四百门大炮和火箭发射器,这些装备足够武装三个师。
不光这些,还有一千五百名军事专家,一万七千名古巴战士,1500名越南战士,外加数不清的轻便武器、粮食和燃油。
再加上苏联驻军和紧急调派的第76空降师,苏军和其盟军在埃塞俄比亚的兵力超过了五万人,再加上10万埃塞俄比亚军队。
现在的苏军在非洲可以说得上是兵强马壮。要是没人插手,苏联那帮军队,拿下撒哈拉以南的整个非洲,简直易如反掌。
当然,东非除外。苏军的大规模调动,让埃及、以色列、土耳其、伊朗、巴基斯坦这些国家紧张到了极点,也都让他们的空军进入了全面警戒状态。至于东非,则直接进入了全面警戒状态。
就在各方注视着苏军的动态时,在亚的斯亚贝巴郊外,在苏军司令部彼得罗夫大将盯着地图,神情变得越发的严肃起来。
通过大规模的军事调动,自由军的攻势被遏制了,他们甚至主动进行了回撤。
“自由军目前已经撤到了哥巴,他们试图利用谢贝利河作为天然屏障阻挡我们的进攻,现在已经进入了湿季,谢贝利河的水流变得日益湍急,加之其河道两侧都是深窄的峡谷,所以他们只需要守住桥梁,就可以阻挡我军的进攻……”
对于谢贝利河,苏联并不陌生,毕竟,改善水利是建设友谊农场的必须,为此苏联上游河段上修建了梅尔卡瓦卡纳水电站,工程主要是调节径流用于发电,不仅如此,他们还修建了大量的灌溉工程以及分洪渠道,从而将雨季里的洪水变成宝贵的灌溉用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