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这架战斗机,一名军官的眼神里满是茫然:“这么远的距离,怎么瞄准啊?”
职员愣了一下,随即笑着解释:
“靠雷达和导弹的导引头,飞行员在座舱里就能锁定目标,不用肉眼看到敌机。”
“不用看到?”
赵成东脱口而出,他想起自己驾驶六爷时,必须飞到肉眼能看清敌机机翼的距离,才能开炮。
“是的,这是超视距作战,早在恢复自由军事行动期间,我国空军就使用了这一战术……”
职员还在介绍着F-3的航电系统、复合材料使用率,可张建军已经听不太清了。他抬头看向远处的F-15,又回头看看眼前的F-3,再想想国内那些老旧的战机,一股巨大的落差感像潮水般涌来。原来他们和世界的差距,不是几架飞机、几枚导弹的距离,而是一整个时代的断层——别人已经在玩“超视距作战”“多用途打击”,他们还在抱着“拼刺刀”的信念,守着那些几十年前的老伙计。
“走吧。”张潮突然开口,声音有些沙哑。他把宣传单迭好,塞进了手中提着的黑色公文包——这张纸,比任何报告都更能说明问题。赵成东和其它人这时也回过神,恋恋不舍地最后看了一眼F-3,转身跟着他离开。阳光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停机坪的水泥地上。
不远处,F-15的展台依旧热闹,有人在欢呼,有人在争论。
可这三个穿着军装的军人,却再也没凑过去。他们手中黑色的手指包里,装着厚厚一迭宣传单,这些宣传单就是证明。
时代差距的证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