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3章国际军火商的新玩具(第一更,求订阅)
新年伊始,当太平船厂船台上的“海蛇级”潜艇吸引着各界关注的同时,在数千公里外的东宁,这座SEA的第二大城市里。
在东宁船舶工业公司的办公室里,东宁船舶的经理邵则名,正听着秘书顾正宏的汇报:
“过去两年,东约组织成员国的经济迅速发展,暹罗去年的国民生产总值突破了1200亿,而大马则超过500亿、棉兰老是415亿美元、泗水是370亿,掸邦155亿,星洲是85亿。
但是在提到这些数字的时候,顾正宏的语气中带着浓浓的骄傲,南洋自由贸易区成员的人均GDP普遍超过了2000美元关口。
即便是最低的掸邦,去年也突破了2000美元,达到2275美元,而月平均工资也达到了143美元。
其实,在南洋自由贸易区最大的特点就是——所有成员国平均工资占到人均GDP比例都超过75%!而sEA则超过100%!
而这则被称为“劳动分配份额”,它是经济学中一个关键指标,它揭示了国民收入如何在资本和劳动之间进行分配。
这个比率并非固定不变,它因国家、时间和经济结构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在全世界范围内来说,平均工资通常占人均GDP的50%至70%。其中发达经济体的比率通常更高,更接近甚至超过70%。
而这个比率越低,就越意味着国民收入中流向资本的份额在增加,而流向劳动的份额在减少,这加剧了收入不平等。
可是靠着几十年如一日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南洋自由贸易区各国早就习惯了在发展的过程中提高工资,通过分红等方式增加国民收入,这也使得它形成国民收入中流向劳动的份额在增加,而流向资本的份额在减少,这确保了收入的平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