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时后,通讯器传来空间站指令。杨立武返回驾驶舱,与卢卡斯配合完成解除对接程序,进取号缓缓驶离国际空间站,朝着地球的方向飞去。

        返程途中,已经被拆除了信号发射器的“Kosmos-898”火星探测器安静地躺在货舱里,而舷窗外的地球正不断变大,逐渐显露出云层、陆地和海洋的轮廓。杨立武启动返回程序,航天飞机调整姿态,以40度仰角对准大气层入口。

        “进入黑障区,通讯中断倒计时10秒……10、9、8……”

        卢卡斯报着数,机身开始剧烈震动,舷窗外的空气因摩擦产生高温,变成一片火红,像裹上了一层火焰外衣。这段“失联”的时间里,杨立武紧握着操纵杆,凭借丰富的经验调整姿态,确保航天飞机在正确的航道上飞行。

        几分钟后,震动逐渐减弱,红色光晕褪去,通讯恢复:“地面指挥中心,进取号已穿出黑障,高度80公里,速度Mach5.2。”

        “收到,已锁定着陆场,气象条件良好,允许降落。”

        航天飞机逐渐降低高度,穿过云层,机场跑道的轮廓在视野里越来越清晰。起落架缓缓放下,轮胎与地面接触的瞬间,传来“砰”的一声轻响,减速伞随即弹出,将航天飞机稳稳拉住,最终在跑道尽头停下。

        舱门打开,阳光涌入,杨立武和卢卡斯走下舷梯,迎接他们的是地面团队热烈的掌声。

        当然,少不了的还有记者们的摄像机,这是“进取号”航空飞机的一次再普通不过的任务。

        至少对于外界来说是这样,哪怕就是俄国最好的情报人员,也无法想象太空探索公司会用“进取号”实施这样的“卫星盗窃任务”,毕竟,进取号实在是太引人注意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