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就有个问题——既然苏联能造出1微米、1.5微米的先进处理器,为什么给无人机装的却是4微米的落后芯片?两者的技术差距太大了,这不像是单纯的成本问题。”
钱笑轩早有准备,从公文包里掏出一份补充报告:
“我们和技术部门专门分析过这个问题,结论有两个核心:一是无人机的‘耗材属性’,二是‘保密需求’。”
他翻开报告,指着里面的图表解释,说道:
“苏联军方非常清楚,虽然无人机是一种极其先进的武器,但是它本质上属于‘一次性耗材’。如果给每架无人机都装先进芯片,成本会陡增,而且一旦被敌方捕获,先进技术很容易泄露。”
“保密……”
贾文涛若有所思地重复道,他有些不太理解俄国人的脑路,因为保密就要采用落后的处理器吗?
“对,这才是关键。”
钱笑轩继续说:
“无人机活动范围靠近敌方控制区,被捕获的风险极高。用4微米的低端芯片,就算被我们拿到,也只能了解到创优产基础电子技术,无法触及他们真正的核心实力;但火星探测器不同,火星探测器是要飞到火星使用的,被捕获的概率是零,而且需要高精度芯片支撑长期火星任务,自然会用上最好的技术。简单说,苏联是‘按需分配’——容易暴露的装备用低端技术保保密,核心装备用先进技术保性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