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时期是造船业前所未有的“超级繁荣期”,利润极其丰厚。当时受全球石油消费量猛增以及石油运输航线,特别是从中东到欧美、SEA的延长。这导致对巨型油轮(VLCC/ULCC)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
世界船运业对油轮需求爆炸式增长。有了这个核心驱动因素,船价自然飙升,利润惊人:船台,也就是造船位就成为一种稀缺商品,新船订单排到了3-4年之后。
如此一来,船价水涨船高。当时一艘巨型油轮的价格在几年内可能翻番。造船厂的利润率极高。当时行业内有句玩笑话:“造船厂几乎可以自己给自己的订单定价。”
SEA和欧洲的主要造船企业在此期间积累了巨大的财富。这也就引起了投资狂热——高利润吸引了大量资本涌入,各大造船厂纷纷投资扩建船坞、购买新设备,以提高产能。
太平、东宁都是在那一时期进一步扩张。
石油危机后,情况急转直下,造船业从最赚钱的行业之一变成了最困难的行业之一。需求瞬间蒸发:原油价格暴涨导致全球石油消费量锐减,对油轮的需求量断崖式下跌。
更致命的是,苏伊士运河的重新开放,缩短了航程,进一步减少了对运输船舶总量的需求。
此前高价订船的船东,面对运价暴跌的市场,无法履行合同,出现了大规模的订单取消或要求延迟交付的情况。造船厂不仅失去了未来收入,还陷入了法律和财务纠纷。
在这一系列打击之下,全球绝大多数造船企业都陷入了严重的亏损境地,尤其是那些高度依赖油轮订单的厂商比如SEA。
但是在东宁却是其中的异类。去年他的利润远远超过太平,靠的是什么?
是游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