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子回来以后,村里在养殖场给安排了一个闲差,可李楷待不住,祠堂建成以后,就主动找了李天明,要来这边照应。

        李天明走在最前面,其他人按照辈分依次走了进去。

        当初为了修建祠堂,李天明还特意去海城大学的建筑学院,请教了一位老教授,图纸都是人家帮着画的,修得古色古香,庄严肃穆。

        宽大的供桌上,李家列祖列宗的牌位自上而下排列整齐,最上方,还有四面墙上悬挂着的是,祖辈为李姓争来的荣誉。

        人民功臣、记功牌匾、还有烈属光荣牌,全都被移到了这里供奉。

        供桌前是个一个大香炉,这是当年就有的,运动的时候,被红袖标砸掉了一只耳朵,后来又重新修补好。

        李天明去敬了香,随着二爷爷的一声“跪”,众人纷纷跪倒在地。

        屋里根本挤不下这么多人,从李天明这一辈开始,都只能跪在外面。

        拜了四拜,众人又在李天明的带领下退了出去。

        随后本家几个上了年纪的妇女,捧着贡品入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