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配件供应充足的话,我们那两个大集体工厂的产能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翻一倍!”
这是来海城的路上,被王作先硬生生逼出来的。
李家台子电风扇厂原先的产能是每月4000台,电饭煲是每月2000台,翻一倍不只是极限,李天明都觉得是在吹牛逼。
可是容不得他不答应,用王作先的话来说,这是对他,对李家台子村办集体企业的考验。
领导要考验,李天明能咋整?
“前提条件是,配件供应充足!”
李天明又强调了一遍,巧妇还难为无米之炊呢,他的本事再大,没有米下锅,这顿饭照样没法做。
“振国同志、孙福满同志、刘长松同志,你们几位都听到了吧,天明同志现在要你们的一句话,配件和物资,能不能准时,保量的供应?”
孙福满刚要开口,却被电机厂的刘长松给抢了先。
“我们肯定没问题,电风扇需要的电机,这么多年,三产那边在技术上已经非常成熟了,李家台子的产量就算是再翻一倍,我们也能保证供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