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令全军,嘉奖十五集团军,嘉奖中央突击队,李学文....李学文厥功至伟,我要亲自见他,给他授勋,授予他最高荣誉”

        “此乃抗战之转折点,足以证明我国军精锐具有歼灭日军的实力,我要用这个消息,告诉全国同胞,国际社会,我中华民国,有血性之军人,有决胜之信念,抗战必胜。”

        说着,委员长激动的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击毙日军现役中将师团长,这是自甲午战争以来从未有过之事。

        其政治意义远大于军事意义,带来的影响也非比寻常。

        在获得这一大胜之后,原本对于西方国家介入调停的心思已经淡了很多的委员长,心思立刻又活络了起来。

        “立刻,以外交部和军政部的名义,将此次大捷的详细战报,尤其是击毙日军中将师团长,缴获其关防印章的证据,通报各国驻华使馆”

        “特别是西方列强大使,要让他们知道,日本军队并非不可战胜,我中华民国政府领导下的军队,完全有能力保卫自己的国家”

        委员长越说越兴奋,好像已经看到了国际社会因此事而对中日战事态度的转变。

        不得不说,委员长的脑回路就是和常人不一样,仗都已经打到了这个份上,竟然还想着西方列强介入,到现在都还抱着将全面抗战演变为小规模冲突的想法。

        事实上,抗战初期那两个月里,委员长一直抱着的想法就是将这次两国交战,维持在128淞沪抗战,甚至是918事变的程度。

        直到十月底,淞沪会战事不可为,小鬼子仍旧大规模增兵以后,委员长这才意识到,这场战争是一场亡国灭种的战争,要么赢,要么输,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