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有这层关系,就凭战前在空军建设上砸了那么多真金白银,结果抗战一爆发,能起飞作战的飞机却只有三百多架这档子事,周至揉这空军司令的位置,早就该换人坐了。
李学文抱的则是校长这个东家的大腿,俩人虽说是一口子,但是实际上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里面关系复杂着呢。
第二天的报纸上,并没有出现李学文采访时的内容,通篇全部都是关于高铭等飞行员,如何英勇撞击敌舰的悲壮事迹。
无论是《中央日报》还是《大公报》,头版头条都是大幅讴歌空军将士的文章,配发了飞行员们的照片和简介,极力渲染民族英雄的崇高形象。
报道一发激励了全国的抗日热情,高铭等飞行员的英名响彻大江南北,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
家家户户都在谈论高铭等人的壮举,许多城市的街头自发的出现了悼念英雄,声援抗战的游行队伍。
在属于英雄的第一天过去后,第二天的报纸内容开始发生变化。
除了继续追悼英烈,赞扬空军功绩的主流声音外,也开始将采访李学文的内容登报。
俩人完全不一样的采访内容,立刻在全国引起了轩然大波。
《中央日报》作为官方喉舌,对于这种内容是想登但是却不敢登,只能继续追悼英烈,激发民众的抗日热情。
至于《大公报》《申报》这些独立的媒体,那就没什么顾忌了,李学文敢讲,他们就敢登。
第154章换掉李学文可以,你去替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