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男主角和女主角固然如愿以偿,但最佳导演这一项,却出乎意料地旁落他人,拱手让给了那个谁都没太当回事的伍迪·艾伦。
不过,哈维毕竟是奥斯卡奖场的老玩家,在最初的意外与失落过后,很快就重新调整了自己的情绪。
毕竟他很清楚,虽然他靠着多年深耕的老关系,在奥斯卡学院几千名会员中经营起了一张复杂的人脉网络,拥有不少说得上话的“票仓”,能争取到的承诺,也许比其他电影公司更真实、更靠谱一些——但这也仅仅是60分胜过40分,而不是百分之百的稳赢。
更重要的是,这一届的颁奖季还被一个变量打乱了。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这个家伙意外地亲自砸钱砸资源进来,为自己主演的《胡佛》疯狂拉票,逼得哈维不得不分出更多的精力和预算去应对,在男主角这个奖项上投入巨大,结果就是——在导演奖上不得不略作取舍。
也许正是这“一点点”资源的倾斜,才让伍迪·艾伦轻轻巧巧地捡了这个便宜。
但,最佳影片不同。
在这个奖项上,哈维不敢有任何一丝疏漏。
他倾尽了所有资源,组织试映、走访学院会员、发动媒体宣传、策动奖季公关,《艺术家》的每一步推广都执行得几近完美,再加上这部默片本身超高的艺术水准和复古情怀加成——哈维的内心很清楚,他的目标只有一个: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