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可惜我不在现场,要是拍下来,那画面一定好美。”

        这话一出口,陈诺反倒开始回味起当时那一刻来,竟也觉得仿佛真的有那么点美感了。

        不过他心里明白,这多少是心理作用——是这位文艺女导演在他耳边聊了一个多小时天之后,潜移默化的结果。

        陈诺合作过不少导演,许鞍华却是他遇到的第一个,在正式开拍之前,会先跟他聊一些无关紧要的琐事的导演。

        “除了这个早上的画面之外呢?你住在公屋这段日子,还有没有什么特别让你印象深刻的?”许鞍华问。

        她的普通话,在一众香港导演中算得上相当标准了。

        刚开始见面,陈诺还小小地惊讶了一下,后来聊开了才知道,原来她1947年生在辽宁鞍山,五岁随父母搬到香港,家里父母一直说的是东北话。所以名字才会叫许鞍华。

        这是个言语温和,饱读诗书的女人,十分懂得如何循循善诱地引导话题,也极擅长用细节唤起人的情绪和记忆,总之,不知不觉间陈诺就卸下了防备,打开心扉,与她如老友一般交谈。

        之后的时间里,陈诺和她聊起了公屋里的阿公,他总是说想要给他介绍女友,但是看得出来,都只是说着玩玩。一个70多岁,无儿无女的鳏夫,哪去认识什么年轻女仔。除此之外,还有卖鱼的梁叔,曾经他在楼下帮他开过门,于是送了一条鳗鱼给他吃。以及那一对隔壁不知疲倦的中年夫妻。

        许鞍华听得很认真,时不时的插一两句嘴,听到有趣处还会哈哈大笑,意兴盎然的样子,包括那一对每天晚上办事的中年夫妻,许导演也没有什么害羞或者避讳,笑得格外开心。

        不愧是曾经为了拍戏,不惜剪短发,穿宽松衬衣和牛仔裤,整天在片场跟一群男人开黄腔的强悍女导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