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正豪的棋,绝非网络上那些“牛爷”之流可比。其布局堂堂正正,根基深厚,子力协调如臂使指。他显然研究过赵昭明的棋路,开局阶段避开了那些诡异的古谱陷阱,稳稳地将局面导入中盘绞杀。
这正是他“省冠”实力的体现——不搞奇技淫巧,凭的是深厚的功力和精准的计算。
赵昭明顿感压力陡增。如同孤舟行于深海,四周皆是无声而庞大的暗流,稍有不慎便是舟毁人亡。他引以为傲的古谱奇招,在对方严密的防御和犀利的反击下,竟难以奏效。
中盘阶段,周正豪一手精妙的“兑子”抢先,似乎算定了后续十几步的变化,微微靠向椅背,气势逼人。
赵昭明额角沁出细汗。他仿佛又回到了大明弈仙楼,面对那位来自京师的国手,每一步都重若千钧。他闭上眼,脑中不是现代棋谱的定式,而是《橘中秘》中“弃子争先”的搏杀,《自出洞来无敌手》中那“无敌”的磅礴气势。
“棋之道,岂止于计算?”他心中默念。
再睁眼时,目光已是一片清明。他毅然放弃了一条看似重要的“车路”,却走了一手看似无关紧要的“高吊马”,棋形略显怪异,却隐隐指向对方看似稳固的九宫侧翼。
周正豪微微一怔,显然这手棋不在他计算的常规应对之内。他沉思的时间明显变长。
老裁判推了推眼镜,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就是这一瞬间的迟疑,盘面上那虚无缥缈的“势”,悄然偏转了。
赵昭明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丝变化!后续手段如江河奔涌,沛然而出!弃子!扑杀!环环相扣!那手“高吊马”竟成了点睛之笔,与后续兵力形成绝妙配合,一套组合拳下来,硬生生撕开了周正豪的铁壁防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