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防线,主要是由防御碉堡,炮兵支援阵地,炮楼,侦查岗楼,滩头阵地,引流地带,二道岗等防御工事组成整条防线。

        江滩阵地是不集中的,一般都是呈一个倒放的品字形结构,这是第一道防线。

        然后由品字形倒放的一个口为连接处,建立第二道防线,两道防线之间不存在缓冲区。

        侦查岗楼上面会有一个大功率的探照灯,基本是每三百米一个。

        引流地带与二道岗,属于两道阵地中间的位置。

        如果前线阵地失守,士兵就会在此处吸引敌军火力,协助己方军队重新夺回前线阵地。

        炮兵支援阵地则是分开布置,每一个炮兵支援阵地会有三到五门火炮,平均间隔五百米。

        碉堡采用的则是半地下式,碉堡旁一般都是坑道工事,而非单纯的战壕。

        而就在南部防线修建的同时,淮河岸边的浮桥被坦克履带压得吱呀作响,五个坦克师像五头钢铁怪兽,喷着黑烟往北岸爬。

        八个步兵师紧随其后赶往蚌阜,装甲运兵车的引擎声震得地皮发颤。

        士兵们隔着车窗看风景,新兵蛋子指着远处的麦田惊叹:“班长,咱这铁盒子比鬼子的卡车快多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