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初在金融上搞的那几套改革,只是他政务改革的开胃菜。
跟国府做交易时,他开口就要教师、医生、护士和粮食。
粮食是给部队和老百姓救命的,毕竟鬼子把地皮刮得比脸还干净,再逼老百姓交粮,那不成了喝人血?
但要恢复地盘的元气,教师、医生这些人才才是真正的硬通货。
先说教育这摊子事,鬼子一来,不光抢钱抢粮,还把学校砸得稀巴烂。原先的学堂人去楼空,别说上课了,连课桌都被拆去烧火了。
张元初琢磨着,大学太远,先把中小学建起来。
他下了死命令:小学中学敞开大门,不管多大岁数,只要想学就来,学费定得比一碗阳春面还便宜,学费收点,够维持学校运转就行。
可现实泼了盆冷水,来报名的学生稀稀拉拉,多数是有钱人家的男娃。
张元初心里透亮:普通老百姓家,七八岁的娃就跟着爹娘下地掰玉米,十二三就能扛锄头干活了。
送娃上学?等于家里少个劳力,饭都吃不饱,谁舍得干这“赔本买卖”?
大学暂时顾不上,先搞“特种部队”师范学院、医学院、农学院这些专业学校得赶紧搭架子。
就说师范学院,张元初拍板:“咱缺老师缺得眼冒绿光,督军府给的那几个老学究顶个啥用?自己培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