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初现在对工业发展的思路变了,当年一穷二白,早年间那是要啥没啥,能造出来就不错了,顾不上挑肥拣瘦。

        但现在底子有了,自然更看重质量!

        “嗯,明白了,我回头就吩咐下去。”何敬之应承下来,接着又想起一事,

        “对了,前几天你让教育部搞的那个少年军校,是咋回事?打算从小培养军官?”

        “没错!”张元初掐灭烟头,来了精神,“这想法,还是从小鬼子那学来的!

        他们那套‘陆军幼年学校’到‘陆军士官学校’再到‘陆军大学’的流水线,虽然最后教出来的军官脑子有点轴,

        但这套从小培养职业军人的体系本身,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对于这个少年军校,张元初打算先搞个试点看看效果,选一批十四岁到十八岁的好苗子,进少年军校打基础。

        等他们十八岁毕业了,直接升入陆大深造四年。二十二岁出来,就是根正苗红的职业军人胚子,正好下部队摔打。

        当然,这玩意儿见效慢,培养周期长,没个十年八年,恐怕看不出真章来。

        ..........

        当张元初还在宁京悠闲地处理着公务时,天朝的北方早已忙得不可开交。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