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见面时,这位年仅二十岁小同志携《芳草》前来拜访,请求笔者批阅,他再次刷新了我的认知。

        在六个多小时的辛苦批阅中,笔者时而被其中真诚朴实,充斥着年轻人青春热血的风格所激动,时而为小芳与宋之间似真似假的爱情所愤恨,又为这位痴情的女孩落泪,

        为生存而偷窃的小春,以及极力求生存,最后却自焚的小草而心痛……

        短短二十八万字,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时代的一粒灰,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

        笔者曾问:为什么你要描写这么多的苦难,悲剧的思想是否太过沉重?

        这位年仅二十岁的小同志他说:苦难不是幸福的前提,苦难不值得被歌颂,值得被歌颂的是人们在苦难中的咬牙坚持,直到春天来临。你们眼中的悲剧却是实实在在发生在每个人身上再寻常不过的事情。

        此话意味颇深,令人深思。

        笔者叶圣陶,于一九八零年二月十五日写于BJ。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