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动人地展示了知青们的痛苦与快乐、求索与理想,表现了一代知识青年在那场荒谬的历史运动中所显示出的理想追求和人格精神,热情讴歌了在动乱年代和艰苦环境中的英雄主义精神……

        谁能否定他们的青春热血,谁能否定他们的奋斗?

        难道否定嗡嗡嗡就要将那些数千万的知青们的青春与热血努力都全盘葬送不成?

        在这篇《芳草》中,我看到与伤痕文学截然不同的主题。

        笔者在这里大胆的下一个定义,愿称之为知青文学。

        笔者已经看到了这股浪潮正在袭来,我们将共同见证她的到来!

        芳草之后,伤痕将亡!”

        这篇报道一出,引得无数人震动不已,有人赞同,有人批评,有人嗤之以鼻。

        但时间将会见证这一切。

        芳草杂志社主编杨书案、人民文学的张光年的这两篇评论,已经说的很清晰了。

        许多读者与年轻的作家们也都注意到这一点,注意到这就是一个新的题材,新的角度,新的方向,而且现在还没有多少人去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