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影厂。

        一群人挤在狭小的会议室中吞云吐雾,门窗紧闭,淡蓝色的烟雾肆意的在房间中缭绕,浓郁得几乎看不清人影。

        “相必《情书》这部作品,无论是还是话剧,大家这段时间也都听说,都看过了。

        在座的大家都是北影厂的一份子,就举手表决一下吧,对于刘晓庆同志提议的将《情书》改编搬上荧幕的事情。”

        汪厂长嘴里叼着烟,经过一上午的开会讨论,他的嗓子已经沙哑,但心中还是遮掩不住的兴奋。

        这是作为电影人,看到一部好作品应该有的,非常正常的表现。

        《情书》这部非常容易改编,甚至汪厂长猜测,这部最初就是从冲着改编电影来的。

        汪厂长原名汪洋,新中国建立后,长期担任北京电影制片厂厂长,汪洋担任北影厂厂长长达35年,领导北影生产了近200部优秀影片。

        后世大家熟悉的电影事业领军人韩三坪,就是汪洋选定的接班人。

        此时会议桌前坐着许多名人,被誉为北影厂四大名帅的水华,凌子风,成荫。

        其中缺少的一人正是崔嵬,就是那个拍《小兵张嘎》《青春之歌》的导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