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逻辑上自己作为导演,编剧必须通透。
他不想只是拍一部“宣传片”,而忽略了电影本身的要素。
陈默的初步的想法是,给这几个角色,都安排一个完整的逻辑。
比如阿才的角色,为什么要放走女主角?
原版里面对安娜的设定也很奇葩,她作为诈骗集团的荷官,设定是一个渴望崭露头角的模特,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不惜与诈骗集团合作,成为了骗局中的诱饵。潘生被拘禁的时候,求助于她帮忙报警。而她出于私利,拒绝了潘生。她衣锦还乡,得知无数赌客家破人亡的惨剧后,幡然悔悟,配合警方救出了受困的潘生及百余名程序员们,也完成了自身的救赎。
可是这个设定就很扯淡。
凭什么那些冷血残暴的诈骗分子会对她网开一面?
就因为她长得漂亮?
所以,设定她是一个渴望崭露头角的模特没毛病。
但是,她为什么会成为诈骗集团的荷官?陈默初步设计了一条故事线。
那就是阿才这个角色,设定成是曾经暗恋她的人,只是可惜的是曾经她对阿才这样的人根本不屑一顾。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