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很快地,大家就纷纷表示“真香”!
而且这种活动通常都很容易引发集体回忆潮,同时对于很多当下的年轻人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恋爱体验”!
同时也有不少老一辈的人讲述自己的“情书”的故事,在网络上走红。
一位大学教授在整理亡妻遗物时,从《叶芝诗集》扉页抖落出一封未拆封的信。信封上是她年轻时清秀的字迹:“致未来的你——1989年夏至”。
他用颤抖的手拆开信纸,褪色蓝墨水中浮现出当年那个扎麻花辫的姑娘写下的三行字:“第一眼在图书馆哲学区偷看你,白衬衫第二颗纽扣晃了我的眼/若你收到这封信时我已不在,请记得每天给窗台茉莉浇水/下辈子还做你的助教,但这次要抢先说''同学,你的参考书拿反了''。”
信纸背面贴着两张泛白的电影票根,是他们在露天影院看《庐山恋》那晚的。
老教授在讲述完和亡妻的这段爱情故事之后,哭的泣不成声。
这种爱情故事,在如今的人看来,实在太稀缺了。
“信纸背面的《庐山恋》票根是终极浪漫暴击!现在谁还留着二十年前的电影票?
如今哪还有这样的令人怀念又羡慕的爱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