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了许久的陈秋铭终于开口,他的声音平静却异常坚定,仿佛能穿透那些世俗的浑浊:“小豪说的……是现实,一种很普遍的现实。”
他转过头,看向李一泽,目光清澈而深邃:“但是,一泽,尽管世道艰难,人心复杂,我始终相信一句话:‘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深沉,像是在诉说一个扎根于灵魂深处的信念:“也许在很多人看来,我这种想法很傻,很天真,不懂变通,注定吃亏。但我就是这么个人。只要公权力有一刻在我手上,我就必须用它来做我认为对的事情,来做为人民服务的事情。”
“‘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字,”陈秋铭的嘴角露出一丝复杂的笑意,“在有些人那里,可能只是一句口号,一个笑话,甚至是一块遮羞布。但在我这里,它必须是一句需要切实践行的誓言,是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果做不到,我会看不起我自己。”
李一泽怔怔地听着,看着陈秋铭平静而刚毅的侧脸,心中仿佛被一道强烈的光照射着,先前那种冰冷的现实感被一种滚烫的崇敬所取代。他忽然明白了,为什么陈秋铭在面对潘禹会那样的领导时,能够毫不畏惧,敢于坚持原则,甚至正面冲突。因为他内心有远比官职、利益更重要的东西——一种为民请命的信仰和坚守。这种信仰,足以让一个人拥有无穷的勇气,足以让他在面对任何压力和诱惑时,都能岿然不动。这是一种足以让人为之粉身碎骨、亦在所不惜的力量。
就在李一泽心潮澎湃,试图消化这巨大冲击时,开车的小豪突然降低了车速,疑惑地望向窗外:“嗯?那边地里怎么红彤彤一片?不像晚霞啊……”
陈秋铭也循声望去,只见公路右侧的大片农田深处,隐隐有火光窜动,浓烟滚滚而起!
“不对劲!是着火了!”陈秋铭脸色一凛,“小豪,靠边停车!过去看看!”
车子迅速停在路边,三人跳下车,快步朝着冒烟的方向跑去。越过田埂,眼前的景象让人心惊:一大片收割后的玉米茬地正燃着熊熊大火,火借风势,正在迅速蔓延,噼啪作响,热浪扑面而来!一个五十多岁的农民正站在地头,急得团团转,满脸黑灰,手足无措。
“老乡!怎么回事?!”陈秋铭大声喊道,压过火场的噪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