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分钟后,他坐上了下一班绿色小公交。车子同样晃晃悠悠,沿着熟悉的省道驶向县城。窗外的田野覆盖着未化的积雪,显得辽阔而静谧。
到达县城的老火车站广场,陈秋铭下了车。相比高铁站的略显冷清,这里才是林县真正热闹的交通枢纽。各种班车、出租车、三轮车混杂在一起,人声鼎沸,充满了生活气息。
时近岁末,年味已然悄悄浸润了这座小城。陈秋铭没有像往常一样急着转乘回乡下的班车,他决定先在县城里逛一逛,感受一下这久违的、带着年味的故乡街景。
他将行李寄存在车站旁一家熟悉的小旅店里——老板还是那个爱看报纸的大爷,只是皱纹更深了些。然后轻装上阵,沿着站前大街缓缓向东走去。
越往东走,过年的气氛越发浓郁。街道两旁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摊位,像是突然长出来的蘑菇,售卖着年节必备的物什。卖冻鱼冻鸡的摊子前围满了人,整条的大白鱼、肥硕的土鸡被冻得硬邦邦,整齐地码放在塑料布上;卖豆包、烧饼、粘豆包的摊位热气腾腾,面点的香甜气味在冷空气中格外诱人;还有卖“粘耗子”(一种用糯米面包裹豆馅、用苏子叶包裹蒸熟的特色小吃)的,那独特的清香勾起了陈秋铭童年的味蕾记忆。此外,卖春联福字的、卖干果炒货的、卖烟花爆竹的……琳琅满目,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构成了一幅鲜活生动的县城年集图。
陈秋铭饶有兴致地边走边看,不时停下脚步,看看这,问问那,仿佛要将这份热闹和烟火气深深地吸入记忆里。
走到站前大街的中段,是一座横跨铁路的立交桥。陈秋铭信步走上桥面。寒风顿时凛冽了许多,视野却豁然开朗。
第七十九章春节(二)
向西望去,不远处就是林县火车站的站台和轨道,几列绿皮火车静静地停靠着,像蛰伏的钢铁长龙。向东望去,铁路线在此分岔,一条向东延伸,通往坤西、东方红等方向;另一条转向北方,指向五台河,以及更远的新州。
就在这时,一列绿皮火车缓缓从林县站驶出,汽笛长鸣,沿着向北的轨道加速离去。陈秋铭的目光追随着那列火车,心中微微一动。
“这是去新州的火车……”他低声自语。这条线路,他再熟悉不过。刚分配到新州工作的那五年,经济尚不宽裕,他每次回家探亲,往返乘坐的都是这趟又慢又挤的绿皮车。车厢里混杂着泡面、烟草和汗液的味道,哐当哐当的节奏能摇晃一整夜,但每次看到窗外出现“林县”站牌时,那份归家的急切和喜悦便会冲淡所有疲惫。后来有了高铁,快捷舒适,他却偶尔会怀念绿皮车那种缓慢而真实的旅程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