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人想要进行反驳的?”任课老师马上询问其他同学。
有人举手了,是一个男生。
他说:“契约当然是重要的,可实际上我们都知道,如果仅仅按契约办事,很多事情都会因为具体形势的改变而办不下去,当然,我不了解温明兰和《三岔口》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现在是各方各执一词,可假设——拍摄之前,剧方跟温明兰沟通的是一个女二号的角色,但是在实际拍摄过程中,导演和编剧发现女二号的很多戏份放在女一号身上更加合理,那这个时候剧方应该怎么做?是坚持契约精神,将错就错地拍下去,还是及时调整,将火车头扭转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社会学这门课是选修课,这门课的学生,来自各个不同的学院。
陆严河不认识这个发表意见的人,却在听完他所说的话以后,陷入了沉思。
因为他意识到这个人说得也很有道理。
大概是因为他们两个人发表了意见,在这之后,都不用老师点了,一个个主动地站起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陆严河后面没有再站起来,而是记下了一些给他启发和思考的观点。
下课以后,陆严河收拾书本,准备回寝室一趟。
刚才那个反驳了他观点的人叫住了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