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碧舸又说:“演戏上有什么不懂的、疑惑的,可以来找我,别的不说,经验还是比你多很多年。”
陆严河点头。
“嗯,谢谢碧舸姐。”
陈碧舸:“我昨天见到王重了,他给我看了一段你去客串他那个戏的片段,刚才大家都在,我就没说,你演这个有表达障碍的天才,我觉得你就可以参考一下你在《三山》里的那种语言节奏,跟下雨似的,一会儿急促,一会儿缓慢,我感觉你现在就是特别想要从你的认知上去构建一套符合你对角色判断的心理,但实际上,你如果不能先从外形改变,塑造出这个高智商天才的感觉,要靠信念来演这种角色,很难很难,它不是情感戏,它就是技术。”
陈碧舸的话让陆严河若有所思起来。
这天晚上,陆严河回去以后,躺在床上,认真地回想着江军和陈碧舸跟他说的这些话。
其实认真想一想,他们都提到了一个共同点,得先从外形去塑造出一些特征来。
这个外形指的肯定就不是五官了,而是声台形表这些外在呈现出来的东西。
《三山》?
陆严河怎么都没有想到,陈碧舸竟然会建议他参考一下他在《三山》中的演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