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重问陆严河:“你年纪轻轻的,怎么会想到要写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的痴怨故事?”
而且,有着非常不符合陆严河男性身份的女性视角。
陆严河只能说:“我是因为碧舸姐找我写剧本,我就想着这个剧本要以女性为第一视角,然后去想合适的题材和故事,一开始也没有想出来要写什么,后来就觉得,碧舸姐这几年演的都是大女人,复杂的女人,所以,就想以写一个跟这些不太一样的女性形象。”
《胭脂扣》里的如花,在死之前,是风情万种、若即若离的传奇,是戏场里陷入真情的痴情人。在死之后,有着一股执念,带着几十年前的幽怨,寻找那个没有跟她一起赴黄泉的人,最后找到他。
“这个胭脂盒,我戴了五十三年,现在还给你了,我不再等了。”
这句台词,陆严河记忆很深刻,所以,原文写了进去。
陈碧舸说:“我自己并不是这样的性格,我是不可能为了一个男人等这么多年的,但读到这一句话,却仿佛在那一刻完全成了她,心跟着抽痛。如果是十年前让我看到这样的角色,我一点都不会感兴趣,觉得没意思,觉得这个女人不洒脱,痴痴等待,我最烦这样的女人。还真是要到现在才慢慢理解这样的人。”
陆严河听陈梓妍说过,陈碧舸之前是一个非常性情的人,也很肆意,惹过很多祸。
可能确实跟《胭脂扣》里的如花是完全不同的人。
但是,演员要么容易被跟自己很像的角色吸引,要么容易被跟自己完全不一样的角色吸引。
陈碧舸会想要演如花,陆严河觉得,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因为如花这份等了很久之后、最后在见到十三少、明白世事原来终究如此之后、不再等的那份决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