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的空间中,陆严河第一次见到接近现实的自己在这么大的银幕上出现。
在《三山》中,他的人物造型让他在电影中的样子跟平时有很大的不一样,因为这个差别,让他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专注了这个人物的表演。
但《暮春》却不一样,第一个镜头,就明白无误地提醒他,这是他自己。
陆严河莫名感到一阵兴奋的战栗。
而当他缓过神来以后,电影已经放映了二十多分钟。
刘毕戈的镜头很干净,也很悠然,没有很多艺术片那种迷离的、眩晕的、阴郁的镜头。
让陆严河找一个可以对标的导演的话,他觉得很像拍《海街日记》的是枝裕和导演。
但是,刘毕戈的电影没有是枝裕和导演的电影那么慢。
他的镜头切换很多,也很快,在大部分时候,其实都不那么热衷于长镜头。
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观看的难度。
陆严河对这个故事已经太了解了,然而,刘毕戈却把它剪得让陆严河生出一种“似曾相识”的新鲜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