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有种种,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的评论和态度,并没有真正参与到电影的经济产业链中。
从前网络媒体没有兴起的时候,他们的态度就是大量观众能了解一部电影的有限渠道之一,所以,任何电影公司都不想得罪影评人,相反,还要极尽可能地跟他们搞好关系。
网络媒体兴起以后,他们影响力被大幅削弱,对一部电影的票房影响肉眼可见地减弱,可仍然还有电影节这样的地方,保留着他们可以发挥作用的地方。媒体评分是电影节除了最终大奖归属之外,最重要的评价尺度。全世界的影迷都在等着媒体的评分,来调整自己对它们的期待。而来自全世界各地的片商们,也无法等到想清楚了再做决定。
一部电影冒出来,争抢的人很多,没有谁给你一个月、两个月去慢慢做决定到底要不要买。
这个时候,就非常倚重选片人的眼光,以及媒体评分。
对于《荣耀之路》能够拿到怎样的媒体评分,符恺也很紧张。
陆严河倒是在看完电影之后,就默默有了数了。
这部电影的基本盘都在那里,未来能够走到什么高度,更多的是运气了。一部好电影能不能成为一部被很多人知道的好电影,天时地利人和。《荣耀之路》这种电影,就是把营销做出花来,也不可能取得商业电影那样的票房和影响力。它注定要走一条更漫长的道路,而惟一能够缩短漫长距离的,就是靠着拿奖、靠着媒体和著名影评人的推荐,去走属于这一类电影的捷径。
好几个影评人已经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第一时间发布了他们的看法和态度。
从目前收集到的反馈来看。除了永山河三不阴不阳地说《荣耀之路》好像从二十年前挖出来的老片子之外,大家的评价都是正向的。不是说没有批评的地方,但整体还是肯定的。
法国《电影》杂志评价:“如果《荣耀之路》入围的是主竞赛单元,今年的最佳男演员极有可能来自这部电影。导演从头到尾都在保持着镜头和画面的克制,通过两个演员内敛而精确的表演,呈现出一种流动的平衡感。如果说它的缺陷是主题表达得太直白,不够高级,那它的优点就在于它在调度、表演与影片风格的高度统一和完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