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陆严河这样一个其实不是那么“偏执”和“执拗”的一个人,在剪辑上提的要求,其实都还挺坚定的。
一定要这样不可。
赵元之前其实都在某种程度上提过,这样靠互相写信来贯穿剧情主线,时不时地来一段回忆片段,会让整个电影看上去有点散,但陆严河仍然要求,一定要这么剪。
知道这部电影主剪的其实是李丰雷以后,陆严河就动了把他挖过来的心思。
但是,就如前面所说的,他想要挖李丰雷,不能越过赵元做这件事。
如果陆严河不是通过《情书》剪辑这件事认识的李丰雷,那他可以这么做,正常挖人嘛,天经地义。但李丰雷是被赵元带过来的,陆严河要是背着赵元挖人,那叫挖人墙角。得想一个办法,既能把李丰雷挖过来,又能让赵元点头。
把赵元送走以后,陆严河继续拍摄《焚火》。
商永周在片场还主动跟陆严河提起了《情书》,说:“我没有想到,你第一次做导演,竟然选择了这样一部……有点回忆过去的题材,你才多大啊,怎么会想到拍这种题材?我以为这种题材,都至少是从学生时代离开了十年、二十年的人,才会有感而发,比如我这个年纪。”
陆严河笑着说:“师兄,你不要年龄歧视。”
商永周勾了勾嘴角。
“电影拍得不错,我很喜欢。”商永周跟陆严河说,“我不是在跟你说客套话,我挺喜欢你这个电影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