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她只能尽量把这一次的交流处理得像私下朋友之间的一样。
“我也是希望,你有《暮春》这么好的起点,不要浪费了。”陈梓妍说,“国内商业片导演一直不缺,市场会捧起来,但像你这样能够在国际上拿奖的导演——抱歉啊,我就直接说得俗气一点了,屈指可数,这也不是可以靠市场培养出来的,这是你身上最大的独特性。”
陈梓妍说这些话,一点不隐晦。
很多人会忌惮,这样说话是不是太直接了,太世俗了,太铜臭味了。
但实际上,这样的话要看是什么人说。
像陈梓妍这样的经纪人,如果她跟你说风花雪月、阳春白雪,也没有谁想听。
而且,刘毕戈本身也不是那种愤世嫉俗的学院派。
常有一种印象,艺术家都是与世俗格格不入的。
然而,去回顾大部分杰出艺术家的人生履历,其实就会发现,压根不是那么回事。
陈梓妍跟刘毕戈打交道也很多次了,她清楚刘毕戈的性格。刘毕戈不是那种绝不开口谈名利的艺术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