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彪回想了一下自己在国内剧组见到的情况,知道陆严河说的确实是对的。
“他们其实也跟我差不多大,没有比我大几岁,但你看他们每个人在介绍自己的介绍,说自己的想法时,都很自信,非常确定自己对于剧本的理解,对于角色的理解。”陆严河说,“我很少在我们国内的年轻演员身上看到这种专业上的自信和笃定,哪怕是我自己,跟他们比,也是不够自信。”
汪彪反问:“但是,像他们那样这么自信张扬好吗?我注意到他们还跟穆肯导演争执了好几次。”
“像温迪那样自信到过界了当然不行,可是,作为演员,在专业上有充分自信,甚至跟导演发生争执,这件事综合下来,对演员而言,绝对是利大于弊的。”陆严河说,“演员要是自己不自信,我不敢绝对地说百分之百,但十个里面九个都演得不够好。相反,够自信的演员,你会发现,他们可能演得可能没有那么准确,可他们那股劲儿吧,就能让他们的表演有光彩。”
汪彪陷入沉思。
“《流光引》的剧本围读会组织了两次都没有组织起来。”
回到孜圆桥以后,颜良无奈地对李治百说。
李治百有些诧异,问:“为什么?”
颜良说:“一个是大家的档期都比较紧张,时间难凑,另一个……很多人都觉得这部剧没有必要做剧本围读,因为是个仙侠剧,也不是多有表演难度的剧。”
“张澜呢?她是女主角,她什么态度?”李治百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