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玉跟陈思琦说:“就把全世界各地的影评人邀请到中国来,一起聊电影,聊最新的奖项获得者,聊最近这几年最红的电影,也聊经典,然后,专门拿出一天,观看我们挑选出来的华语电影,观影结束以后,一起聊一次华语电影。”
这样一场活动,不用搞星光闪耀的红毯,不用组织各路明星,也不用大费周章地联系各大剧组出席。
他们只需要找到一个场地,可以容纳来自世界各地的影评人待在一起,有一个电影院可以坐在一起看电影,然后,有一笔经费,可以为这些邀请过来的影评人支付交通住宿的费用,可以举办几个热闹的派对,开心地喝酒聊天。
也许这样算下来,只需要一百万到两百万就可以搞定。
这笔钱对于现在的《跳起来》而言,哪怕他们不找赞助,光是自己出,也是出得起的。
更不用说,这个活动其实可以通过琳玉和岳湖台的那档影视剧评论栏目、视频平台买播放权,甚至就直接是找品牌拉赞助,就可以把经费做出来。
陈思琦花了二十分钟把琳玉做的方案看完,点点头,说:“没问题,就这么做吧,只有一点,琳玉,这是我们第一次做,我建议我们要控制一下规模,只邀请我们想要邀请的影评人,不接受其他人的报名,先做一次,为我们积累经验,后面再慢慢地把规模做大。”
琳玉闻言,也认同,点了点头,说好。
“那这个电影节就真的一个演员都不请吗?”陈思琦好奇地问。
琳玉说:“我的想法是,要么就把它做得星光熠熠一点,要么就干脆一个都不邀请,就专门只邀请影评人,用这种方式,去保证这个电影节的格调。虽然实际情况是我们没有那么多钱去举办一个更盛大的电影节,但我们不能这么说,不如就让这个电影节做得小众,但是特征分明,这是一个属于影评人的电影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