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感觉有点像什么呢,有点像“邻居家的孩子”,邻居家的孩子优秀当然不是他的错,问题是,他出现在了爸妈口中,成了贬低打压你的参照物,那他就成了“怀璧其罪”,他的存在就是罪过。
所以,很多人想要打破陆严河的“神话”,初衷也不是想要把陆严河给踩下去,他们只是为了让自己的日子好过一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
灵河的立场就是保护陆严河的“神话”。
《大红灯笼高高挂》在上映第二天,就发布了一个“战报”。
《大红灯笼高高挂》在国内上映之前,海外发行权热销至79个国家和地区,光是海外发行的收入,就已经成功实现盈利。
换而言之,《大红灯笼高高挂》在国内的上映,甭管多少票房,都是赚。
紧接着,王重的制片人就接受了一家媒体的访问,强调了《大红灯笼高高挂》本身的文艺片属性。
“我知道,在很多人的眼中,这是一部大片,但实际上,它的本质是一部艺术片,它的制作也不是把票房放在第一位来制作的。当然,如果我们把它当成一部商业片来宣传,以这样的阵容,我相信肯定可以在上映前几天取得更高的预售票房,不过,我们也不想去欺骗观众,欺骗粉丝,电影就是电影,不同的电影有不同的属性,把不喜欢这部电影风格的观众骗进电影院,也只能收获骂声和差评。”
“讲句实话,这部电影最后票房能够破亿,我就很满足了。”制片人说,“最关键的是,走进电影院看这部电影的观众,是不是觉得票有所值。我从来不认为艺术电影不需要负起商业责任,但艺术电影的商业责任绝对不是票房越高越好,而是,第一,能不能让投资方盈利,不至于亏损,虽然他们来投资艺术电影的目的肯定也不是以赚钱为第一位,但别让人做亏本买卖,这是道义;第二,能不能让买了票的观众感到物有所值,艺术本身也是一种感受,它也有它的受众。我觉得《大红灯笼高高挂》从这两个角度出发,它是完成了它的商业责任的。”
这些回应,娓娓道来,并不具有压迫感,反而让大家觉得有道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