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四月中下旬,定于五月第一个周日晚上开播的跳起来剧场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宣传。
这一次,释放出来的预告片,不是一部戏,而是已经拍摄出来的几个片子的混剪。
这个剧场仿佛打定了主意,要建立起一个剧场的概念,而不是简单地把几部戏攒成一个所谓的剧场。
岳湖台举行了一个盛大的媒体见面会,来介绍这个剧场,并且,几个已经公布的主创都来到了现场,跟大家见面。
被问及为什么会做这个剧场,陈思琦坦率大方地说:“第一是想要进一步提高我们跳起来杂志和媒体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第二是因为我男朋友是演艺圈人士,做这个剧场,可以蹭一蹭他的光环。”
“一个星期拍摄一部片子,时间不会很仓促吗?这样拍出来的片子,质量是不是会很差?”有记者问。
陆严河直言:“我在《三山》中那个十五分钟的片段,是一个晚上拍出来的,拍摄时间和质量并不是绝对正比。”
陈思琦也跟着解释:“为什么是一个星期,其实原因很简单,为了控制成本,让它的风险减小,这样,才能够让更多没有执导过作品的新人导演在这个剧场获得执导的机会。机会是需要成本的,谁也不可能在一个长期项目里做不计较回报的慈善家。每周一部片子,这么大的制作量,不压缩制作时间,还按照传统影视剧制作的模式来做,制作成本没有平台撑得住,甚至几乎无法盈利。所以,我们选择的也都是在拍摄上不复杂、可以合理在一周内拍摄完成的故事来改编剧本。”
“这么大的制作量,会不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演艺圈制作人材的紧张和紧缺?为什么要选择一周一部片子而不是一个月一部片子的模式呢?这样似乎更能够打造精品?”
“很简单的道理啊,我要打造精品,我是找一个成熟的团队来拍,还是交给一个大部分是新人的团队来做?”陈思琦微微一笑,“精品剧有精品剧的做法,跳起来剧场的定位不是这个,大家对跳起来剧场不用抱太高的期待,认为它能做出多么高质量的剧,我们都知道,这很难,内容创作永远是风险性极高的东西,我们谁都不知道观众会喜欢什么,但我们能保证的是,我们一定是在有限的资源里,拿出百分之百的诚意和努力去做一个作品。我们对跳起来剧场的希冀不是它成为我们一个精品剧的标杆剧场,我们希望它成为创作者的摇篮,未来会从这个剧场里走出了不起的导演、编剧和演员,走出可以独当一面的摄影师、服装师、灯光师等等。”
之后,岳湖台和北极光视频的负责高管也上了台,进行了一场对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