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中文 > 都市小说 > 择日走红 >
        汪彪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在西图尔电影节,他和陆严河一起去看了一部波兰的电影。那部电影并没有入围主竞赛单元,而是另外一个单元,排映的时间也不是很好,导演不出名,演员全部都是波兰的演员,更没有名气。当然,因为电影节的关系,电影院的观众还是不少——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都会说,电影节的氛围会让真正爱电影的人甘之如饴。

        电影方做了一件什么事呢?它非常贴心地在每一个人的座椅上,放了一份类似于广告传单式的小册子,上面用英文和图片对这部电影的主题、内容和导演拍摄的想法做了介绍,并对电影的主创人员有一个简介。

        后来,汪彪在一个报道里看到这个电影的制片人接受采访,谈及为什么会准备这样一个小手册,制片人说:“因为我们这部电影的预算很有限,即使大家都希望能够来到西图耳跟大家见面,但我们无法支付这么多人的机票和住宿费。我们也没有充足的预算,去请媒体宣传我们这部电影。我们只能用手上的一点点钱,做了这些手册,带到西图耳来,让看到这部电影的观众,多了解我们这部电影一点。”

        汪彪听着特别心酸。

        小国,小剧组,预算捉襟见肘,依然希望被人看到。

        电影从来不仅仅是一门艺术。

        那个制片人在采访中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希望能够让大家看到,我们波兰也还在拍电影,我们有波兰自己的电影人,有自己的电影文化。”

        其实,任何一个国家的电影人,心中可能都有这样的想法。

        都是从自己开始,然后,不可避免地走进回溯自己人生里的过去,回溯时代与历史。

        人之所来,魂之所归。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