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中文 > 都市小说 > 择日走红 >
        跳起来剧场这个模式,必须依赖于源源不断的新人导演等创作者的出现,形成一个有效的循环,才能在这样的制作基础上,一直拍下去。

        陈思琦之前就知道,陆严河的灵河公司在电影这方面,其实有在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寻找合适的年轻导演,开展合作。但是,大概是因为电影本身就存在很多的国际化合作,在华语电影剧组,其实也有很多来自国外的技术部门人员,包括很多知名导演,其实都会开展非常多的国际合作,所以,陈思琦从来没有想过,跳起来剧场也可以从海外去找制作团队。

        一方面,是因为电视剧这个领域,几乎就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先例,大家也都理所当然地认为,剧集这种体例,你从国外找导演来拍,拍不好,毕竟剧集比电影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更接地气,更需要一个真正懂中国文化的“自己人”,才能拍出观众更喜欢的故事。

        另一方面,陈思琦自己也觉得,跳起来剧场预算这么低的戏,国内稍微有名一点的导演都请不起,怎么请得起国外的导演?

        袁海一开口,突然就让陈思琦反应过来,不是所有国外的导演都贵。

        中国的影视剧市场,本来就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这也让影视剧的制作人员片酬水涨船高。可是,像马来西亚、泰国这些地方,他们自己的市场没有那么大,连带着他们的影视剧制作人才其实也没有那么高。

        两三百万人民币拍一部两到三集的剧集,这对中国的市场来说,也许是一个非常低的成本,可对马来西亚这边来说,未必是一个低廉的预算。

        问题就在于,马来西亚这边的人到底能不能拍出来?拍得好?

        对于这个问题,如果是别人主动请缨,陈思琦可能还要多调查,多摸清楚对方来路。可这个人是袁海,人家有正儿八经的制作公司,也做过很多影视项目,而且,最关键的是,他本人还是一个华人,中文也说得贼溜儿,本身的文化背景是相通。

        跳起来剧场拍的又不是什么历史、严肃正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