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严河、陈碧舸他们仍然兢兢业业地在全国各地跑路演。
一是拉住院线的排片,二是继续给宣发团队贡献新的宣传素材,让这部电影的热度保持住,不至于那么快地从大家的视线中消失。
《情书》一旦没有人讨论了,主动走进电影院去看它的观众可能就几乎没有了。
在各方的努力下,《情书》第二周的票房仍然保持在了3.6亿的量级,总票房来到了12亿的附近。
不过,经过两周的上映时间,《情书》票房的主要潜力也已经被榨得差不多了。根据数据模型的预估,后面顶多还能再拿到2到3亿的票房,票房就到尽头了。
可以说,《情书》是华语电影近五年来,回报率最高的电影。
制作成本一千多万——
虽然这个数字很不正常,陆严河和陈碧舸都没有按照市场价格收片酬,全都是拿分红的那种,这一千多万,大头都花在了制作上。
宣传营销经费则高达七千二百万——
无论是《你好吗?我很好》这个节目及后期推广,还是短视频平台投流以及线下各大地广的铺设,再加上各大媒体的广告费,以及一趟路演下来,主创们的劳务费以及路演团队的经费。《情书》做了一场经典的宣传经费动态追加的教科书表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