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的作品,都无法离开解读。
绘画、文学、音乐等种种艺术,它可以直接抵达观众,然而没有“一槌定音”的解读或者“争论不休”的争议,它无法跨越时间的洪流,抵达更遥远的观众。
电影,如果要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双重距离,抵达更遥远的观众,影评人是其中无法避免的一环。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而言,每一个讨论电影的人,都是影评人。
但是,像陆严河和陈思琦一样,这样旗帜鲜明地以影评人的群体为主人来举办一个电影节,全世界范围内都太罕见的。
影评人从来都是电影这个世界的配角。
但是,作为国际四大电影节之一的掌舵人,邬杨其实很欣赏他们这个举动。
在现如今的国际电影节的格局里,各大电影节几乎已经把各个时间段都占据了。
如果要举办一个常规意义上的电影节,都很难成功,因为无论你在什么时候举办,都已经有一个成功的电影节,在那个时间里,拉走了更有名的电影和电影人。
竞争压力巨大,成功概率极低。
影评人国际电影节,是一个不一样的类型。
它不会成为主流电影节的竞争者,相反,它还能吸引邬杨这样的掌舵者来参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