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琦接受采访,直言:“评价本身就应该是多元的,每个人都可以有喜欢的作品,同样,电视台也好,媒体也好,或者是个人,我们都应该勇于去表达自己或者自己的用户群喜欢的作品,不仅仅是告诉大家,对,这是我们的审美取向,这是我们的态度,还是去告诉那些可能暂时没有得到热烈反馈的创作者,你的创作,我们看见了,我们喜欢。”
“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丰富多元的评价,可以反向激励创作者们创作各种不同的作品。”陈思琦说,“主流奖项有它们的喜好,我们传统杂志也有我们的喜好,网络新媒体当然也有他们的喜好,个人也有个人的喜好,百家争鸣,兼听则明,让大家真正地参与到讨论中来,不要让我们的、观看,仅仅在那一本书、一部影视剧的时间里,交流可以打开我们固有的思维和视角,让我们看到更多以前可能没看到的东西。”
这一刻,因为种种原因而慢慢不太愿意在网络上发声的人们,很多都产生了一些心理触动。
是啊,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不愿意在网络上说话了?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倾向于把自己的态度收起来,不去跟人争辩?
因为常常感到夏虫语冰,井蛙语海,所以干脆闭上了嘴。
但交流的目的是为了找到同好,是为了拓展自己的世界。
有人问陈思琦:“请问这是因为之前金鼎奖和陆严河之间发生的冲突,所以你们才想要在三大奖之外,去建立一套新的评价规则吗?”
“我们这又不是评奖,算什么建立新的评奖规则啊。”陈思琦笑着直言,“我们没有那么大的野心,也不是什么有公信力的评选,我特别希望各个媒体都能够加入进来,通过我们的用户群选出来的结果,呈现出一个真正的、不被网络水军和喧嚣掩盖的观众喜好。加入的媒体越多,单个媒体的声量就越小,所谓的评价规则,也就不再是哪一家说了算了。真正说了算的,是每一个媒体的受众和用户。”
“这也太夸张了。”李治百匪夷所思地对陆严河说,“陈思琦这么一搞,感觉大家都要大地震了。”
“大地震?夸张了。”陆严河摇头,“怎么会啊。”
李治百:“不是啊,你知道有多少我合作过的影视公司和制片人联系我,问我能不能提前知道这个名单,他们想要把自己的一些戏运作上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