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中文 > 都市小说 > 择日走红 >
        也不知道是《破产姐妹》和《合租男女》两个项目的锻炼,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在《老友记》第二季的播出期间,灵河签约的几个情景喜剧编剧,都拿出了自己写的单集剧本,想让公司评估一下,能不能继续写。

        为了鼓励公司里的编剧创作好剧本,公司一直面向签约编剧,敞开收稿的大门。

        只要一集剧本,就可以进行评估。如果是好故事,公司觉得开发的潜力,就会直接买下来,并预付稿酬,请续写后面三集剧本,后面三集剧本过关了以后,再接着往下写,基本上就是从剧本阶段就开始了“续订”模式。

        只不过决定续订的人不是观众,而是公司里负责审剧本的人。

        这种模式对公司的风险其实很大。因为如果最后完整的剧本出不来,前面买的那几集,其实也就白买了。当然,陆严河并不觉得白买,因为好剧本可以慢慢磨,原编剧实在续写不下去,也可以换编剧来写。对情景喜剧来说,一般都有很多分集编剧,这也是一个常见现象。

        最关键的是,其实这样的成本并不高。

        灵河对于这些没有成名的年轻编剧,不说给钱给得很大方,但绝对不亏。像这种单集剧本,一般都是一万元一集,如果能够顺利完成一个完整的剧本,会再一次性给与每集一万元的完稿奖励,同时,如果顺利开拍,播出,编剧也会享受5%的收益分成。

        最后这一条,无论是新人,还是已经写过编剧的成熟编剧,都是一样的享受。

        陆严河还是那个观念,有钱大家一起赚,大家才会一直是一家。

        胡思维也好,陈寅也好,有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太适应陆严河的这种观念。

        无论是京台,还是其他的制作公司,某种程度上,都是极其“市场导向”的,能少给一分钱出去,就不会多给一分。大家已经接受了“公司就是要赚钱”,而“资本”就是“利己”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