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花了五天的时间,陆严河一共采访了八位作者,整理成了文稿,交给徐子君。
徐子君现在自己一个人一间办公室。
陆严河一直觉得,她是高中同学里,变化最大的。
这种变化,不仅仅是外形上的变化,还是一种内在的变化。
不是说徐子君在高中时一个多么自卑的人,而是她现在所呈现出来的一种状态,让人完全看不出来她出生于一个需要花很多的力气才能摆脱的原生家庭。
很多成长环境不好的人,他们也许可以靠着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生活境遇和质量,可是,他们很多时候也往往表现得“过于强大”,无法让自己“柔软”和“松弛”。因为他们需要铠甲。
让陆严河比较吃惊的是徐子君整个人的状态,这些年来,越来越温柔而坚定,完全没有咄咄逼人,或者是因为所谓的“原生苦难”,在性格里留下应激性的“偏激”。
在他身边,能够从一个真正贫苦环境靠着自己的奋斗,走到今天这个位置,还能够让自己拥有这样一种人生状态和性格的,只有徐子君一个。
徐子君笑着收了陆严河送来的纸质稿,说:“稿子我等会儿晚上再看,白天还有很多联系工作要做,静不下心来。”
“行。”陆严河点头。
他好奇地参观着徐子君的办公室。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