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陆严河为什么总是强调要控制成本的原因。
电影确确实实是个一本万利的行业,也确确实实可以一部电影就赚得盆满钵满。
比如《小鬼当家》和《情书》,那都是大爆特爆的票房奇迹。
但是,陆严河其实也好几次碰到了“票房奇迹”这个概念破碎的危机。
一次是《荣耀之路》,漫长的点映之路虽然最后把这部电影的票房拉到了2亿,可如果不是反复强调“低成本文艺片”的概念,以最开始只有百万、数十万的日票房,是很容易被水军和黑子抹黑“票房失利”的。
还有一次,就是《情书》。
至今还有人在网络上不断地说绿谷花了六百万美元买了《情书》在北美的发行权,结果北美票房才八百多万,绿谷血亏——
有人带节奏,也有很多人不明就里,真觉得《情书》在北美属于血扑了。
他们不仅没有意识到《情书》这部电影能够在北美院线票房拿到八百多万的票房有多难得,也不知道,《情书》之于绿谷,能够被以六百万美元的成绩拿下,绿谷真的纯粹是出于流媒体和家庭娱乐方面的版权收入给出的高价——
院线票房都是意外之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