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署名仲马先生著的作品每行值五法郎,署名一位无名之辈著的作品每行值七十五生丁,那么我估计这位竟然想在法国的报纸上连载的先生,他写的东西每行应该只值十生丁,就这样或许都没有哪家报纸会要!”

        坦白说,对于像这样的声音,屠格涅夫尽管有所预料,但确实想不到来自同行的否定竟然会如此凶猛。

        关于这件事,或许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因为米哈伊尔上次那些作品取得了不小的成功,而一位外国作家都能在巴黎成功,那岂不是说明了巴黎很多做着文学梦的人连一位外国人都不如?

        如此一来,或许真的是激起了巴黎的部分作家们的排外心理。

        而面对如此多的否定,正常来说性情温和且不算太坚强的屠格涅夫早就开始玉玉了,甚至说会开始怀疑手上的稿子是不是真的有问题。

        但是转念一想,你们这些家伙,这可是米哈伊尔的稿子啊!

        而且我可是连着看了两三遍都还在为书中的一些奇思妙想感到惊奇,像这样的稿子,但凡有人认真看过就一定会给出积极的评价,又怎么能在还没看的情况下就进行如此武断的评判呢?!

        当然,硬要说的话屠格涅夫倒是也能理解巴黎这些先生们的心理,倘若他是一位法国的作家,大概也会觉得这件事是如此的荒唐

        但既然是米哈伊尔,那就没办法了。

        总之在巴黎的社交圈子里混迹了一阵之后,尽管并未收到什么良好的反馈,但是屠格涅夫也并不灰心,而是继续以自己的方式行动了起来。

        当务之急除了是找一些愿意好好看好好判断的报纸编辑以外,更重要的或许还是要得到一些权威人士的支持,毕竟屠格涅夫这次来也并非是将这部长篇发到报纸上就万事大吉了,最好还是要为这样的一部连载争取到一个还不错的价格,否则的话那未免也太吃亏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