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地理环境的缘故,俄国始终是世界上棕熊数量最多的国家,并且占据着全世界总量的百分之五十以上,因此在这一时期的俄国,俄国人跟这样的大家伙碰面并不是什么很罕见的事情。

        而在俄国的民间,常常用“森林的主人”、“大师”、“知道蜂蜜的人”来代指这种大家伙,与此同时,俄国也有许多同棕熊有关的传说和文学作品。

        如在传说当中,和熊一起走出森林却不被熊所伤的人被认为是圣人,熊会主动向圣徒降服。又比如在屠格涅夫和托尔斯泰等人的作品当中,也常常以猎熊场景映射当时俄国贵族的精神状态和社会矛盾。

        值得一提的是,一头正常的成年棕熊的体重至少都有两百多公斤,还可以像马一样快速奔跑,虽然视力不是很好,但听力和嗅觉无可挑剔.

        假如米哈伊尔遇到了这家伙,那肯定是二话不说撒腿就跑,以这年头的枪的威力,倘若打得不够准,没打中要害部位,那么估计别人很快就能吃到米哈伊尔的席了。

        至于这年头的贵族们,虽然他们将猎熊视为一种勇武的象征,但主打的依旧是一个不讲武德,先让经验丰富的农奴猎人们进行驱赶,再放出一大堆猎狗进行撕咬,等到棕熊实在是没招了,贵族们才在这个时候跳出来给予棕熊致命一击。

        米哈伊尔估计将军就是这样同棕熊肉搏的,毕竟将军虽然看着人高马大,但也有一个不大不小的中胃袋,如果说想要喂饱棕熊那应该是差不多的。

        而米哈伊尔既然已经来到了将军这里,那么在将军的热情邀请下,米哈伊尔自然就要在将军这里顺势住上几天,于是就在射击比赛结束的当晚,将军便让人给米哈伊尔安排了房间。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娜佳已经从自己母亲的反应中猜到了什么,但实际上就算她猜不到也确实没关系,毕竟就在晚宴上,将军两杯伏特加下肚,就忍不住跟场上的众人们谈及了米哈伊尔下午的表现。

        差不多就是却看到米哈伊尔几步向前,甩出一把手枪,这手枪先在手上晃了一晃,便化做一道金光直冲靶子.

        当然了,将军说这个主要是抛砖引玉,从米哈伊尔这里再说到他年轻时的那些事迹,只不过他关于米哈伊尔的讲述却是让场上的许多女眷频频看向米哈伊尔,这其中既有娜佳的一些表姐妹,也有不少跟将军家关系不错的家族的贵族小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