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问原因的话,简单来说,掉价!俄国佬的戏剧再好能好到哪里去?更何况他还是第一次演这个。

        如果恶意的阻挠没有多少的话,那么米哈伊尔便直接选择相信这部剧的魅力。

        而有些事情确实也就像费尔南多想的那样,有太多人都是冲着米哈伊尔的名声亦或者这部戏本身的噱头而来。

        有人出于刺激想要看看有关妓女的戏剧到底是什么样子,有人是爱屋及乌,选择来支持一下,还有人可能真的是馋米哈伊尔的身子

        但无论如何,戏剧的质量才是最要紧的,如若无法博得观众们的认可,那么刚才所说的一切顷刻间便会烟消云散。

        而随着这些事情的发生,《茶花女》首演的日子已经到来。

        得益于米哈伊尔的宣传和努力,《茶花女》的戏票几乎可以说是全部卖光了,因此在这样一个热闹的夜晚,蒙马特剧院前所未有地热闹了起来。

        负责招待客人和指挥一些人维持秩序的埃蒂安简直不知道该如何描绘自己看到的景象,明明蒙马特剧院附近的街道他早已熟的不能再熟,可当看到一辆辆奢华的马车载着尊贵的客人前来,他一时之间只觉得这条街道是如此的陌生。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灯光的映照下,在巴黎的见证下,那些尊贵且体面的客人们一一进入了她们那视野极好的包厢,当这些人走进去后,一股有着更强的生命力的观众这才如同海啸一般登场。

        他们有的是专业的剧评家,有的是充满好奇的艺术学院的学生,有的是慕名而来的艺术家,更多的则是经常观看戏剧且爱憎分明的普通的观众,他们才是真正决定一部戏剧是否能够在巴黎成功的主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