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尽管他前段时间压根就没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只当是顺手按死一只苍蝇,但是现在的话,他也是真要使出一些不太体面的招数了.

        于是在接下来舆论发酵的这几天里,巴黎的报纸上突然就多了很多这样的文章:

        “我们该如何向我们的妻子和儿女解释,一个被包养的女人的卧室和临终的床榻,竟能成为公众消遣的舞台?这部戏剧是对体面社会的公然挑衅,它美化了肮脏的皮肉交易,将放荡的生活浪漫化”

        “作者试图让我们相信,一个风尘女子拥有比我们所有人都更高贵的灵魂,真的会有人认可这样的事情吗?这部戏剧冒犯的不只是社会,而是每一位体面的先生和女士.”

        如果要问这些文章有没有效果的话,那肯定还是有的,至少巴黎的一位普通中产人士弗雷德先生便深信报纸上的这些文章,以至于他在决定去看戏的时候压根就没想过这部戏,甚至说当他从别人口中听到这部戏的时候,他还会进行一些道德上的劝诫。

        而在想好要去看戏之后,弗雷德同样是按照他深信的一家报纸上的戏剧推荐栏目的信息,选择了近来被夸得非常好的《远处的伯爵》。

        毕竟都说这是一部超越了雨果先生的戏剧的作品,那这部戏还能差吗?

        就这样,弗雷德兴冲冲地去看了这部剧,而在看完之后,即便不说败兴而归,但弗雷德还是感觉这部剧几乎没给自己留下任何深刻的印象。

        可既然钱都已经花了,弗雷德也只能是在心里安慰自己可能是他水平不够高,没能看出这场演出到底有多么精妙。

        而就当他从法兰西喜剧院出来后,走着走着,他便突然听到似乎有人正在叫卖戏票:

        “最新一场的《茶花女》的票!不要错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