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灵”让他分别看到了有关他的过去的美好景象,看到了他的一个穷下属家中的幸福场景,看到了他未来老去后的凄凉景象。
他被深深地打动了,于是他就开始重新思考生活的意义,才发现原来施与比接受更快乐。这一切渐渐唤醒他人性的另一面——同情、仁慈、爱心及喜悦,他渐渐开始从乐善好施中他真正体会到了生活的乐趣。
从这个故事其实就能看出狄更斯里的一个一以贯之的主题:歌颂真善美。
与此同时,这部的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他让狄更斯成为了“发明圣诞节”的人。
简单来说,在《圣诞颂歌》出版的维多利亚时代,圣诞节并不为很多英国人所知。但随着这部的爆火,情节当中的家庭团聚、互换礼物、圣诞餐饮等风俗,竟然在不知不觉间深刻的影响了现实,并且最终成了圣诞节时不可或缺的环节。
而“圣诞快乐”这句问候语也正是因为《圣诞颂歌》的流行而变得家喻户晓,逐渐成为了节日的标准问候。
在信息还未彻底爆炸的年代,文学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有着能够重塑集体记忆的伟力,托尔斯泰创作《战争与和平》的目的之一也正是想重塑俄国人的集体记忆,用俄国在抵抗拿破仑时表现出来的英勇无畏和民族精神来促进当代俄国的发展。
那么事到如今,米哈伊尔也准备掺和一手,他在接下来的作品里无疑会增添一些有关圣诞节的细节,但究竟有没有可能成为一种风俗,那得另说,就算不能,跟狄更斯一起做这件事情无疑还是很有意思的。
至于要增添什么样的细节,说实话米哈伊尔是想搞点不一样的,但具体如何确实还在想.
米哈伊尔在研究这些事情的同时,他在巴黎的生活当然还在继续。
而最近一段时间的话,米哈伊尔其实去大仲马家去的比较多,首先是大仲马老师对待朋友确实没得说,主打仁义,其次很吸引米哈伊尔的一个点便是大仲马家有着很丰富的食材,辣椒和胡椒之类的东西全都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