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现实主义’,不过是为粗俗不堪的现实所立的丑陋墓碑!艺术的神圣使命在于提炼自然之美、升华人性之理想,而非像宣言里说的那样,描写庸俗、肮脏的现实,并将其称为‘真理’。这并非真理,这是对美的亵渎,是对艺术殿堂的玷污!”

        至于对米哈伊尔另一个宣言的批评便是:

        “.它仿佛是一场高烧患者的噩梦,企图用模糊的迷雾和扭曲的象征来取代清晰的形式与崇高的思想。艺术需要的是能够被心灵理解和感动的形象,而非这种个人化的、无法破译的密码”

        像这样的批评,米哈伊尔这段时间其实已经看到过不少了,甚至说,当他的这些宣言越来越受关注以及他那天在巴尔扎克家的言论传出去后,这对他在巴黎的社交也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不良影响。

        举个例子的话,雨果在得知这些事并且看了米哈伊尔的那些宣言后,他对米哈伊尔的态度便稍稍冷淡了一些。

        对此米哈伊尔倒是也能理解,毕竟真要说法国浪漫派有什么领袖人物的话,那么雨果无疑是最有声望的人选,而他本人无疑也是靠着浪漫主义的潮流发家乃至有了今天的地位。

        米哈伊尔在法国搞出新的宣言,某种意义上确实是在对雨果骑脸输出。

        当然,米哈伊尔的文学宣言影响的不只是浪漫派,可以说,当法国的文人们稍稍有些回过味来的时候,为了打击米哈伊尔这个企图在法国宣扬他的新文学理念的俄国人,法国文化界的学院派、古典派、浪漫派和许多倾向不明的艺术家们统统联合起来了。

        还是那句话,提出新的文学主张本来就容易遭到传统势力和既得利益者的打压,更不用说米哈伊尔还是一个外国人了。

        好在是米哈伊尔的意图不算太明显,再加上前段时间积累下来的人脉,总之就连雨果这位浪漫派领袖也并未公开反对米哈伊尔的这些文章,只有在私人聚会里才简单发表了一些意见:

        “这是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但是不可否认,这些不成熟的想法也有它们的价值所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